7月30日,日本防卫省公告宣布:暂停陆海空自卫队每年轮流举行的阅舰式、观阅式和航空观阅式。这份措辞克制的官方声明中,防卫省将原因归结为“日本面临二战后最严峻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”,需“集中资源维持无缝的防卫态势”。然而,字里行间的潜台词早已被外界看穿——曾经自诩“亚洲第一”的日本海上自卫队,如今连一场展示武力的阅舰式都无力筹办,根源正是被中国海军常态化远洋训练拖垮的兵力与士气。
阅舰式曾是日本海权的象征。自1957年首次举办以来,这项集结全国精锐舰机、首相亲临检阅的传统活动,既是向国民展示军力的窗口,更是向世界宣告海上话语权的仪式。然而,这一延续68年的传统在今年戛然而止。
日本防卫省坦承,中俄舰机在日本周边的活动已从“偶发”转为“常态化”,自卫队跟踪监视任务激增。以中国海军为例,2021年穿越日本周边海域仅21次,2024年飙升至68次,三年翻了三倍。今年5月至6月,中国辽宁舰、山东舰双航母编队首次同时突破第一岛链,深入西太平洋腹地。辽宁舰迂回南鸟岛、关岛,山东舰直插冲之鸟礁,最终在硫磺岛会师,形成对日本本土与琉球群岛的战略包抄。更令自卫队窒息的是舰载机起降强度——山东舰日均出动63架次,辽宁舰在演习中两天内起降140架次,创下纪录。
为应对中国航母编队,日本海自需调派舰艇全程“陪航”,P-3C巡逻机频繁抵近侦察,却屡遭歼-15拦截驱离。原本用于阅舰式集结的舰机,如今连日常监视任务都捉襟见肘,这种疲于奔命的状态,让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略威慑力荡然无存。
日本海自的困境,实则是中日海上力量彻底逆转的缩影。
上世纪90年代,日本“八八舰队”凭借金刚级驱逐舰、先进反潜技术稳坐亚洲头把交椅。当时中国海军主力仍是051型驱逐舰,远洋能力薄弱。而如今,中国拥有50艘驱逐舰、66艘潜艇、3艘航母,总吨位达289万吨,碾压日本的36艘驱逐舰、24艘潜艇和63万吨总吨位。中国已列装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、076两栖攻击舰,而日本最先进的“出云”级直升机航母,在解放军眼中不过是“反潜小分队”。
2019年,中国052D型驱逐舰太原舰首次赴日参加阅舰式,引发日本军迷狂热围观。彼时太原舰代表中国海军前沿水平,却仍与海自主力舰“各有千秋”。仅六年后,中国海军的技术优势已不可同日而语。这种逆转让日本心态彻底失衡。防卫省一边抱怨“中国舰机活动违反国际规则”,一边又不得不承认:若继续对每一艘穿越岛链的中国军舰“一对一跟踪”,海自将被彻底“溜”到崩溃。
暂停阅舰式的决定,在日本国内掀起波澜。网络舆论大多支持防卫省选择。有人直言“现在不是搞仪式的时候”,有人呼吁“阅舰式预算应用于改善自卫队员待遇”。部分退役海自成员则反对取消仪式,认为官兵将失去“吃顿好饭、领新被服”的难得福利,且任务强度“只增不减”。这种矛盾折射出日本社会的集体焦虑——当中国海军以“下饺子”速度扩充时,海自却深陷征兵荒:2024年招募人数锐减30%,事故率上升,人员短缺已成常态。
日本防卫省将阅舰式取消包装为“战略调整”,却掩盖不了本质问题:一支连秀肌肉都力不从心的军队,如何支撑起右翼“抗衡中国”的野心?
正如日本网民的自嘲:“帝国荣光已成二维码,扫出来全是资源不足的404提示。”而对中国海军而言,这不过是强军路上的一个小小节点——毕竟,真正的强者从不在意身后的犬吠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盈辉优配-在线配资开户-配资世界门户首页-股票配资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