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端午节一起包粽子,乡里乡亲坐在一起吃吃喝喝,说说笑笑。”“隔三差五播放公益电影,村部广场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”“跳绳、套圈、丢沙包,跟街坊邻居一起做游戏也别有一番滋味。”……近日,在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袁岭村,村民们说起近年来乡里的变化,连连称赞。
“通过这些活动,不但能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,也能够增强村内的凝聚力。后续我们也会继续举办类似活动,不断的完善和创新,更好地服务村民。”袁岭村党支部书记袁博说。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近年来,淅川县深挖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,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积极营造民风淳、村风清、家风正的良好社会氛围,弘扬文明新风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
“退休教师辛天华凭着一手好字,成为村里的红白事服务‘香饽饽’。”袁博介绍,辛天华被吸纳为村红白理事会骨干,在日常红白事操办服务中,积极引导村民抵制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、厚养薄葬等,一些村民家的高价彩礼难题,经过他的“斡旋”,最终都会“回旋”为低价彩礼,让文明新风滋润了袁岭村每一个角落。
“此外,我们定期组织精神文明实践活动,拉近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距离,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,也丰富了大活的精神生活,村里的日子越过越舒心!”袁博说,在县、乡指导下,袁岭村将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与政策宣讲、乡村振兴、志愿服务、交心谈心相结合,丰富文明实践内涵,探索文明实践模式,开创乡风文明新路径,实现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的有机融合,起到了增进感情、凝聚人心、团结干群的积极作用,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近年来,淅川县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活动设计,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借助重大节日开展“传家训、立家规、扬家风”“宣讲身边好人故事”等活动,深挖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,积极营造民风淳、村风清、家风正的良好社会氛围,发扬移民精神,弘扬文明新风。同时,建立健全村民公约、户容户貌提升等规章制度,倡树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,巩固提升新民风建设成果。(李金杭 明洋)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盈辉优配-在线配资开户-配资世界门户首页-股票配资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