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以战争正逐步迈入新的阶段。在伊朗对以色列的第17次空袭中,他们一口气发射了30枚重型导弹,覆盖了以色列的整个国土区域。对于以色列来说,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拉响防空警报,官方呼吁全国人民迅速前往防空洞和避难所避险。仅从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,以色列与伊朗在抗击冲击的实力上,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
战略失误
以色列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其国土相对狭小,人口密集,重要的政治、军事和经济中心都暴露在外。根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原定计划,以军应该在最初的几轮空袭中尽可能摧毁伊朗的导弹发射平台,以确保即便伊朗拥有导弹,也无法打击到以色列。然而,随着局势的迅速恶化,美国军队的介入似乎也在酝酿之中,这让以色列在想到可能的支持下得以采取行动。
但内塔尼亚胡跟错误判断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。首先,伊朗的导弹发射装置并非那么容易被摧毁,伊朗国土广袤,拥有庞大的地下导弹掩体,单靠几十架战机的轰炸就如同蚊子叮咬,根本无法构成实质性的威胁。其次,伊朗是一个资源丰富、工业体系完善的国家。即便以色列成功摧毁了一些发射装置,伊朗依旧会重新建设并补充其导弹力量。如今,伊朗已调动各方力量,对以色列展开全方位的轰炸,而防空系统薄弱的以色列,却每天都能听到轰炸声此起彼伏。
展开剩余70%特朗普的犹豫
最近几天,内塔尼亚胡一直向特朗普发出求援信号,企图引起这位前总统的关注。不过,我们不妨注意到,即便美国军队参与轰炸,也未必能够全面摧毁伊朗的远程攻击能力。更何况,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所带来的全球动荡及其后果,特朗普是否能够承受得住呢?
照历史来看,美国在发动对外战争时,往往需要找寻某些理由。比如在本世纪初的两场战争中,至少有美方人员受伤致死,借助所谓的洗衣粉事件,曾一度要求在联合国进行讨论。然而,目前伊朗没有攻击美军基地,美国又以什么理由介入呢?
伊朗副外长哈蒂布扎德警告特朗普,若对伊动武,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卷入“不属于美国的战争”的总统。这样的言论显然抨击了特朗普本人的形象,尽管他已不再拥有太多声望,但他依然十分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。
关键抉择
权衡多方因素后,特朗普似乎选择了退缩,声称自己是一位和平的缔造者,决定在两周后再作出明确判断。这让以色列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:究竟是与伊朗展开一场持久战还是另寻他路?几日前,以色列政府发布法令,要求民众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,其实隐含着一个信息,面临着每天躲避炸弹的现实,经济恐怕会受到严重冲击,以色列不得不与伊朗的导弹达成某种共存的局面。
以色列总参谋长扎米尔表示,他们已做好充足准备,必须处理伊朗带来的这一大规模威胁。但是,他也承认,以色列并没有成功削弱伊朗的远程攻击能力。如果伊朗能够如同俄罗斯一般,迅速转入战时经济模式,他们将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出导弹。
那么,以色列究竟渴望得到什么呢?是忍受特拉维夫和海法等重要城市遭受轰炸,亦或是在与伊朗的剧烈冲突中继续进行“大火箭”的较量?还是低头认输,承认对伊朗的空袭违反了国际法?不论最终作出何种选择,留给内塔尼亚胡的时间已然所剩无几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辉优配-在线配资开户-配资世界门户首页-股票配资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